凤凰金融张震:普惠金融易在“普”难在“惠”

发布时间:2017-07-10 09:22:18

“金融科技增加了大众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但是从业者要做到‘普’并不难,关键是如何真正做‘惠’”,凤凰金融张震如是说。

对于“智能”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从之前的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到最近几年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投顾,这个概念反复被热炒。但作为概念炒作的“智能”是不会有真正市场的,比如几年前一款可以提醒用户什么时候可以再补货鸡蛋的智能冰箱其实是不会被接受的。而智能金融,这个几年前就曾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新词”,最近一年又再次被反复提及。

凤凰金融张震认为,智能金融能发展好的核心就是满足用户真正的金融需求。简单地说,用户并不在意具体的技术是什么,而是更在意技术带来的实际价值,用户使用感受上的提高。 概念的炒作无外乎使更多人关注,但最终目标还是要通过技术创新而落地。通过对全球智能金融领域研究梳理,凤凰金融发现世界上至少有二十多类、数百个产品的存在,比如智能保险、社交型投资、智能信贷风控等等,而这些产品基本聚焦在4个方向上:产品的可获取性提升;产品服务的个性化;效率的提升,包括用户和机构;个性化的风险定价能力。

纵观不同行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最早应用的是航空业和金融业。其中银行业是最早运用信息技术的行业,因其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交易。不过,尽管它们很早开始应用信息技术,但是渠道端(与用户接触)仍是“人与人”的形式,并且没有很强的动力去替代传统线下网点(由于基础设施已搭建完成),凤凰金融张震说。

凤凰金融张震认为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传统金融机构尽管有技术能力支持,但更多是在中后台上实施,对于用户端实现人机交互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效率的技术重视程度不高, 并没有投入心思和资源 。这是为了避免“Cannibalism”(人吃人)现象的发生,即新技术的应用挤占旧产品的空间。

新的信息技术可以看到更多变量,并降低了应用成本,为相对低层次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事智能金融服务机构的出现,使得客户增加了“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取性”,相对于传统金融,其降低了投资门槛且更为便利。余额宝使零钱理财、随时支取和消费成为平民主流,凤凰金融则改变了很多中产阶级对线上财富管理的态度,从一条普通的财经资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一些投资的方向。

从这点看,似乎传统金融机构正面临着被倒逼的窘境,那么未来非传统(如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将会以何种关系相处?

凤凰金融张震认为,答案其实很简单。以银行业为例,金融科技公司未来一定会选择银行作为科技战略伙伴,达到共赢的局面。原因在于,双方都很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劣势角度看,银行短期内不会抛弃成本负担较重的传统网点;而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的则是一些用户群体抵触智能设备以及不信任网络金融活动。

此外,双方关注的焦点也不尽相同,作为全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银行,它更关注信用较好、高资产的个人用户和优质企业;而金融科技公司可能更注重线上渠道的拓展以及更加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至于用户,其会有自身的目标人群,但不仅限于这些人。

在此,不得不重点提一下从事智能金融的新兴金融机构,它们的盈利模式以及前景可能会受到业内的关注或者质疑。

凤凰金融张震谈到,一方面,海外从事智能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中国本土化困境,即客户与机构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度,尤其涉及到投资理财领域,要么是客户难以接受所谓的专业投资配置建议,要么就是客户对这些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投资能力持怀疑态度。从过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客户不愿意接受第三方投资顾问的帮助,尽管他们面对管理费更低、投资门槛更低的“诱惑”。

另一方面,从智能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上看,其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于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包括提供信息服务的费用等。由于采用技术手段大幅降低服务客户的成本,因此智能金融机构可以收取有超值性价比的信息服务费用来支撑其快速发展,事实上业内有种共识,即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 1亿人)由于其需求复杂而没有接受到更好的投资服务,这也是新兴科技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并壮大的主要原因。但是蛋糕虽大,如何吃到嘴里才是最关键的。

从几年前更像是概念炒作的把智能金融简单定义为智能投顾,到这些年一些真正在挖掘智能金融需求和发展机会的高科技企业,逐渐把智能金融的实施覆盖到渠道管理、用户管理、产品管理、财务管理的全流程。总的来说,技术创新带来的金融进步对整个金融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金融科技增加了大众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即普惠金融, 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但是从业者要做到“普”并不难,关键是如何真正做到“惠”。

要问当前金融业发展的最强音是什么?非“普惠金融”莫属,而智能金融、金融科技正助力凤凰金融推行高效普惠金融的发展,未来,凤凰金融将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践行服务全球华人初心。

诚聘英才

Advertises

关于我们

About

商务合作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