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最高法院的权威应比“黄金地”更昂贵

发布时间:2017-07-12 11:36:04

据昨日报道,围绕北京二环内的“绝版地块”庄胜二期A -G地块(不含B地块),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已做出终审判决,判令信达置业有限公司向北京庄胜房地产有限公司返还该地块项目权益,但各方的拉锯战仍在继续。

考察北京庄胜与它的相对方——— 信达置业与中信国安绵延近十年的契约纠葛,颇让一般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难:4月20日,中信国安对北京庄胜提出的强制执行申请提出执行异议。6月2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上述执行异议召开听证会。据知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法院并未当庭就执行异议做出裁定,在裁定之前,北京市三中院将暂停执行。明眼人可以看出来,最高法院的判决遇到了执行难——— 尽管阻力是以程序的名义出现。此案尽显层级关系的微妙状态以及体系上下的相互掣肘。

就在听证会召开当天,作为外资企业的北京庄胜发布声明,重申最高法院的判决结果,并对有媒体报道称“最高人民法院已对本案立案重申”做出澄清。梳理利益漩涡中的各方,北京庄胜与中信国安、信达置业之间有过极其复杂的股权协定与债务重组。支持最高法判决书的东西是法理,来源于清晰的以案说法,以法定论;但执行难卡在下属法院的程序上,则说明其背后隐藏着比法律本身更多的因素。

最高法院的判决被合法暂停,带来了一个执行的真空阶段,事实上也将最高法的权威性予以悬空———在这段时间里,此案争夺的对象“黄金地”正漏夜开工,以便获取继续博弈的筹码。

吃瓜群众可以不去透彻了解北京庄胜与几大国企之间的恩怨历史,甚至可以不去理解整个案件中涉及的法律专业问题,他们看到的问题很简单:最高法的判决都在现实中遇到“化骨绵掌”,此案极其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法院的执行难困境。

最近一两年,在聂树斌案等重大社会影响的个案中,最高法都能破除地方利益羁绊,勇敢且有技巧地回应司法公正的吁求,北京庄胜一案,人们也会有类似期待。此案动辄以百亿元计的标的额显示其重案要案特性,但再贵的“黄金地”也没有司法公正昂贵。所以,问题的关键最终不在国企与外企的名分上,而集中于最高法的权威如何落实———这是司法权威的最高形式,不应该被轻易折损。

诚聘英才

Advertises

关于我们

About

商务合作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