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警惕“中信国安式”混改穿着马甲潜行

发布时间:2017-07-11 12:28:33
图片3.png

邓聿文:经济学者,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原副编审

混改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国企下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方向。自此之后,国企改革按照混改的思路推进。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经过了之前的多轮改革后,虽然效率有所改进,但无论在横向上与民企和外企相比,还是与它自身获得的国家特殊的政策照顾相比,其效率和效益的改善还是太慢。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下行,国企的困境也加重,一些国企到了需要依靠卖资产才能生存的地步。此外,国企的数量也是太多,许多国企占有国家的资源却不产生效益。中国经济这些年之所以下滑厉害,同市场上存在大量失去活力没有效率的国企有很密切关系。这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有鉴于此,混改被认为是让国企重新恢复活力的一种方式,它是在不想削弱国企主导地位即让国企私有化的情况下选择的折中办法。

市场一般将混改理解成向外部资本主要是民企开放,以及国企交叉持股两种情形,但混改还有一种形式,即内部持股,将国有股权内部化。也就是在保持国有股占主导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股份,由职工、管理层购买持股。它使得职工和管理层具有双重身份,有利于激发他们发展企业的动力。

对于后一种形式,为防止国企混改变成变相私有化,或出现包括国资流失在内的其他问题,去年出台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规定,员工持股总量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不高于1%;员工入股主要以货币出资,试点企业、股东不得提供垫资、担保、借贷等财务资助;员工持股方案需审批及备案。

尽管预先设计了“防火墙”,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实践中一些国企的混改还是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最终的目标都指向国有资产,混改成为觊觎国资的盛宴。

野马财经日前对中信国安混改的调查报道,抽丝剥茧般让我们看到这种嫌疑。

在题为《“中信国安系”千亿资本腾挪幻术》的调查报道中,野马财经为我们梳理出中信国安一条清晰的资本腾挪幻术:中信国安先是将公司近80%的股权卖给5家民营企业,然后在两年之内,5家中的4家将股权转让给鼎尚投资、共和控股、瑞煜和合盛源4个民营股东,再加上未转让的万顺置业,5家民营股东的4家控制人都指向一家名为中非信银的公司,而中非信银的实际控制人为中信国安集团;剩余1家公司的大股东和自然人也和集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述5家民营股东通过中非信银、巨合公司、北京宝鼎、中信国安基金等重要节点公司,利用交叉持股、股权质押、担保等多种手段,将中信国安集团的股权最终掌握在了集团自己、几个和集团关系密切的自然人、以及几个无法穿透的信托手中。

在中信国安集团的这个资本腾挪幻术中,至少存在以下三个环节的问题:

一是2014年集团公司混改,在高达155亿元的净资产中,5家民营企业只用了80亿元就占到公司80%的股权,存在明显的资产贱卖之嫌,由此也引起了当年舆论的强烈质疑。

二是初期引入的5家民营企业,在短短的1-2年内,将所持股份悉数转让给集团控制的几家企业和基金、几个和集团关系密切的自然人,那么这5家“过桥”企业当初购买股权的80亿资金从何而来?

三是最终获得股权的5家民营股东,股权刚刚发生变更后就将所持股份全部质押,质押的钱又从哪里来?最终又流向哪里?资金是否只是在循环交叉持股中转了一圈而又回到了集团手中?

这些问题不交代清,我们就无法解决这个幻术。遗憾的是,中信国安集团在相关的所有环节,都未有详细的信息公开,不能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类似2004年国有产权大讨论所针对的MBO式改制。

2004年,因MBO的问题引发了一场全民性的对国有产权改革的大讨论。对国企MBO的问题,今天来看,并非不可推进。正如混改一样,企业实施MBO以后,企业的管理者同时也成为了企业的所有者,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其经营业绩与其报酬直接挂钩,企业的特定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全部归管理者所有,因此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励管理者。但企业MBO之所以遭到全民反对乃至政府也不得不叫停,就是MBO过程中的程序不公正和公开,从而使得少数特定利益人能够利用信息优势借口改革和改制侵吞全民的资产。

在中信国安集团的案例中,我们也再次看到这种嫌疑。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股权交易,其最终结果都指向集团高管,虽然目前无法得知各高管在企业中的持股权重,是否突破了前述《试点意见》对个人持股比例的限制,然而无疑会让人联想到由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国资流失问题。

国企本身的公开性就差。在这种情况下,混改如何来保证资产评估和定价的合理性?若定价过高,外部资本肯定不愿进入;若定价过低,又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后者不但为法律和党的文件所不允许,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更难得到公众认同。可我们又不能为避免内部人控制和国资流失而停止混改,否则企业的资产价值也可能坐失。解开这个疙瘩,从指导思想上来说,企业的资产定价比它应有的价格来,可能还是要适度低一点,但不能低太多。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公平定价问题。但公平定价势必要求混改过程充分透明,程序合法公正,信息披露充分,如此,监管也才有效。

中信国安集团是一家有40多年历史,随改革成长起来的国企,目前的资产总规模达到1600多亿元,控股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九大产业。在国企混改中,管理层的利益和贡献无疑需要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如果像现在这样,放任曲线MBO式的做法而不加以阻止,让管理层的某些高管穿着马甲潜行,那么,这场国企混改,将注定又会变成少数特定利益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故而,如此混改,必须警惕。

诚聘英才

Advertises

关于我们

About

商务合作

Cooperation